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 李从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行了战略部署。新闻宣传工作不仅要履行好宣传全会精神的重要职责,而且要承担起贯 彻落实全会精神、推动自身改革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传播格局的重大任务,进一步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 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舆论支持。一、加强国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传播能力
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对世界的影响力就越大。世界各地媒体机构特别是国际一流传媒集团纷 纷把加强传播能力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想方设法积极应对国际传媒格局调整,在组织架构、技术支撑、产品形态、传播载体、网络布局、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等 方面加大改革发展力度,力图进一步壮大实力,继续保持和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地位和优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大力加强重点媒体传播能力建设, 完善采编、发行、播发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扩大有效覆盖面,打造一批语种多、受众广、信息量大、影响力强、覆盖全球的一流媒体。要创新走出去的体制机 制,大力加强海外阵地建设和本土化建设,加快形成覆盖全球、更加健全的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为提升在国际传媒领域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奠定基础。要 着力改进加强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突出中国视角,主动设置议题,创新报道内容、形式、手段和机制,深入国际重要新闻事件和重大突发事件现场开展独家报道和 深度报道,针对海外关注热点、焦点积极主动开展对外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切实增强对外传播实效,使中国的文字、图片、图像、 声音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要积极拓展与国际媒体和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面向海外开展工作的能力,塑造良 好国家形象,为进一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贡献。
二、着力创新和完善文化业态,增强新闻机构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
文化业态创新是媒体适应数字化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和受众细分化、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有效应对激烈竞争,增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随着传媒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不断涌现,单一文化形态正在向多媒体产品形态和全媒体传播业态拓展,世界传媒领域内不同形 态媒介间相互融合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积极创新业态并向全媒体形态拓展,已成为国际传媒业发展的共同战略选择。比如,新闻集团近年来大力拓展新媒体业态, 投资创办视频网站,开发全球首份专门针对iPad(苹果平板电脑)用户的电子报纸《日报》等,其业务已基本覆盖所有媒体领域,形成实力强大的产业群,构建 了庞大的“传媒帝国”。近些年来,新华社积极顺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着力创新文化业态,初步构建了融通讯社业务、报刊业务、电视业务、网络业务、金融信息业 务、新媒体业务和多媒体数据库业务为一体的全媒体业务形态。总体而言,我国传媒业仍存在文化业态融合度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多元化供 给能力相对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顺应多媒体生产、传播、经营融合趋势,加大高新传媒科技应用力度,改造传统文化业态,培育和发展具有成长潜力和发 展前景的新型文化业态,加快推进传统业态和新型业态融合,着力增强各业态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调整生产和传播模式,打造完整产业链条,集聚领域内的各种要 素,构建以多媒体产品为基础的强大产业集群,形成传播方式更多样、扩散速度更快捷、影响范围更广泛的全媒体业态,不断提升我国传媒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 化发展水平。
三、大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提高传播辐射力、影响力
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是新闻宣传领域更好应对传媒科技新发展、舆论引导新要求、受众需求新变化的有效途径。当前,信息传播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广泛应用,直 接催生了移动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电子报刊等一批新的媒体形态、媒介终端和信息传播平台,使得新闻信息传播内容更加丰富、主体更加多元、渠道更加 多样、速度更加快捷、范围更加广泛,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渠道更加复杂多元,单一传播媒介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受众需求,仅仅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也难以实现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各种传播媒介“各自为战”的传播方式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因此,我们要统筹各类传播资源,加快各种媒体形态融合,形成传 播合力,力求取得最大传播效果。要积极推广应用高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统筹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 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统筹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有效整合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资源,整合有线电视网络,组建国家级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推进电 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努力构建统筹协调、责任明确、功能互补、技术先进、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四、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新闻宣传领域生机和活力
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是提高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的强大动力和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新闻宣传领域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完成转企 改制并成立了股份制公司,非时政类报刊社转企改制在试点基础上全面铺开,出版社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人民日报》、《求是》等党报 党刊实现采编经营两分开,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顺利推进,媒体间跨地域、跨媒介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新闻宣传领域发展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新闻宣传领域改革创新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束缚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我们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 求,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力争新闻宣传领域体制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推动新闻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前进方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积极稳妥推进新闻网站、非时政类报刊 社等转企改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尽快建设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创 新、依法运营的市场主体。要深化新闻宣传单位内部改革,创新适应国际传播发展新趋势的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加快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 革,推动一般时政类报刊社等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绩效评估考核,不断增强运行效率和发展活力,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 力的一流传媒机构和集团。
五、要增强传媒科技的引领和支撑能力,为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传媒发展的重要动力,技术实力的高低是决定媒体传播力、辐射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先进传媒科技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 们传播和接受信息的行为习惯,正在引发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方式和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在现代传媒业发展和竞争中的引领和决定作用日益凸显。西方一流媒体历来 十分重视高新技术研发应用,无一例外地以雄厚技术实力作为其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并积极应用新技术优化其业务流程和产品体系。美联社在本世纪 初就推出了“数字美联”计划,不仅把传统的新闻产品平移到数字化平台上,还积极开发各种针对新媒体的新产品。面对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新趋势,我们要要 密切跟踪世界先进传媒科技发展趋势和传媒技术应用方向,切实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应用,力争掌控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我国传媒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 支撑。要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优化新闻业务流程和产品体系,加大先进技术设施和设备的配备力度,使高新技术成为推动我国媒体创新和 增强传播能力的强劲动力。要加强技术交流合作,积极构建国际化、多元化的技术交流合作体系,加快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传媒领域相关标准制 订,抢占传媒技术制高点,力争在国际新闻信息传播领域发挥更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