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研究生赴十七中参加武汉市教研活动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12-24浏览次数:2152


1221日,武汉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我院历史系兼职硕导童绥宝老师带领我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18级研究生一行4人,参加了武汉市第十七中学开展的以“新高考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让我院研究生眼界大开。

教研活动由武汉市第十七中学历史老师李钢主讲,他讲授的是一节高一历史课——“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在课程讲授中,李钢老师运用十七中1952年的教师名单为导入,该教师名单中的俄语教师占据多数,引起同学们思考。在课程推进过程中,老师采用很多问答技巧,提出诸如什么是外交、外交家是什么样子的、“一边倒”与“独立自主”是否矛盾等等问题,引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深入思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开放性状态。随后,李老师用3D微课展示,展现了我国从建国以来到20世纪初的各项外交大事件以及我国与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发展。课程尾声,李老师利用表格总结了整节课的知识脉络,运用“一张笑脸”、“一次握手”、“一次破冰”等几个“一”进行概括表述,全面系统,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学生比较容易记住我国近代的外交形势与和外交方针。

示范课结束后,童绥宝老师进行了总结,并对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童老师指出这堂课有四个亮点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教材的整合方式、“先学后教”的课堂流程、五大核心素养的体现、高一标高水准的合理设定。由于高一年级的教学任务较重,所以,该示范课采用了整合整个单元的讲法,压缩了教学时间,同时又保证了质量,这是我们在高一教学中急需提高和学习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有比较强的整合能力,对于高中教材的整体把握程度要全面而有计划。童老师还建议,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历史的课堂要注重创设情境和把握学生思维,也要结合教材对学生思维进行发散和启示。对于“先学后教”的教学流程,童老师也给予了肯定,认为这样可以充分提高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后,历史系研究生就李老师的授课和童老师的点评进行了总结交流。大家认为,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授课。李老师采用师生互动的授课形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确实容易产生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并由此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李老师授课最突出的亮点,是他一直在贯穿历史课程的核心素养,将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贯穿课堂始终。此外,李老师声音浑厚,幽默诙谐,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历史系研究生刘美琦)

童绥宝老师与历史系研究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