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从不是一件零风险的事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8-15浏览次数:1435


  近日,四川彭州一老人骑自行车过马路时,在一路口不慎摔倒。而后,一名骑着自行车路过的学生停车,热心地问候伤情。不过,该学生却遭到老人的诬陷,称是学生将其撞倒。好在当地公安调取监控画面,为学生证明了清白。(7月24日《北京晨报》) 
  老人骑车摔了,学生停车询问,于是,似是上演了《农夫与蛇》的一出,好心学生反而因此陷入无辜的纠葛。学生的善意自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不过,骑车老人的恶意也是不容置喙的吗? 
  没有人去反思这个疑问。因为觉得这就像2013年四川达州的“坏老太”一样,是毋庸置疑的,是民意料定的。回到新闻事实上来,老人对学生不撒手,按理应该有两种可能:一是我们先入为主的“诬赖”,这是明显的主观恶意,俗话说的恩将仇报;二是或有可能的“误以为”。老人年纪不小,摔在湿滑的马路上,突然有人询问关切,会不会一时脑袋转不过弯,出于人性避险本能而误会了学生的热心?退一万步说,就算老人果真是心思缜密的“诬陷”,旁观者在审视事件中丝毫看不到人性本善的可能——如此倾向明显的思维,是否也算出卖了内心道德逻辑的“不阳光”? 
  所谓诬陷,不啻道德上的判罪,是“明知道”还要装“误以为”。如果不能证明这个前提,贸然对老人进行舆论审判,是不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等待这些“坏老太”、“坏老头”,以成全我们对世界的睥睨与冷漠,以慰藉我们对他人的自私与恶毒?事实上,老人料定学生非好心,而我们料定老人是坏蛋,两般推断,有差别吗? 
  如果从唯物论来说的话,这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善,自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不妨假设倒在地上的都是“坏老头”,那么,这些“坏老头”的恶意从何而来呢?姑且做一些形而下的探讨吧:生活中,我们不厌其烦地劝孩子,“没有摄像头就不要去搀扶”;又据说河南三门峡市还有个“扶人协会”,这看似给美德撑腰,可是,没有“扶协”的地方会怎么想呢?这几年的国内舆论,不断放大因搀扶老人而引发的误解,统一贴标签为“诬赖、讹诈”,动辄就斥之为“翻版彭宇案”……当身边的老人生活在这样的语境下,他(她)们会把寻常之善当做正常之善吗?如果这年头的坏老人真的多了,那也不是坏人变老了,而是环境将他们逼成了道义层面的“坏蛋”。因为惟其如此,才能保全最大化的私权。 
  即便存有矛盾冲突,学生的清白,与老人的善良,亦不是鱼与熊掌的关系。当我们把所有倒地老人的条件反射定论为诬陷的时候,等我们老了,就算被人撞了,若没有“天网”作证,你还敢指认什么吗?道德上的诘责,谦抑与轻率的区别,不仅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差异,更是一个群体心态健康的区隔。 
  历史而言,扶老人被讹的事蛮多的,而搀扶之后说不清是非的事恐怕就更多了。但这些,并不妨碍善心义举的温婉流转。想起此前流传甚广的一篇网文,《你未必是人好,只是没机会放荡》。道德这回事,最好不要立场先行,就算真相七七八八,也不要站在高地高冷发声。耐心听一听,仔细看一看,心里容得下善的可能,哪怕真是遇到个“坏老头”,吃亏或委屈,也不改温良秉性。只因为,道德本就不是件无风险的事情。(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