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学生社区|分类赋能,同心护心:教育学院开展寝室长、心理委员心理健康专项培训

发布者:石兰发布时间:2025-11-06浏览次数:21

一站式学生社区|分类赋能,同心护心:教育学院开展寝室长、心理委员心理健康专项培训

为充分发挥寝室长、心理委员在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工作中的“前哨”与“骨干”作用,搭建学院与学生间的沟通桥梁,1030日下午,教育学院分群体、分主题开展心理健康专项培训,以分类赋能推动学院心理健康育人工作精准落地。

寝室长培训会:明确职责,做舍友心理健康“守门人”

当日14:30,学院在J04A212召开寝室长心理健康工作培训会,心理辅导员王译禾老师担任培训主讲人。

培训现场,王译禾老师围绕寝室长心理健康工作核心职责展开讲解,并提出寝室长要“做有心人、做暖心人、做明白人”的三大工作要求。“做有心人”,即要求寝室长日常多留意舍友心理状态,敏锐捕捉情绪异常与行为变化;“做暖心人”,倡导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增进舍友情谊,以相互关心化解矛盾分歧,营造和谐寝室氛围;“做明白人”,则强调寝室长需清晰认知自身学生干部职责,本着负责态度,当好“信息传递纽带”,做好师生沟通。

王译禾老师从辅导员工作视角强调,学院始终高度关注每一位同学的成长,寝室长作为与学生联系最密切的同伴群体,在同学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从生活小事切入,结合寝室日常场景展开具体讲解,帮助寝室长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向,有效提升了大家的责任意识与实操能力,为学院构建“学校 - 院系 - 班级 - 宿舍 - 朋辈”的“五位一体”心理健康育人机制,夯实了宿舍层面的关键基础。


心理委员团体辅导:凝心聚力,打造协作型“心理服务团队”

同日下午,以“强化团队协作、提升沟通效能”为核心目标心理委员团体辅导活动同步开展活动由学院“方塘有约”大学生心理互助之家承办

活动伊始,“方塘有约”负责人先作自我介绍,阐明活动背景与目标——帮助心理委员明晰团队角色、提升协作能力,同时通过轻松互动活跃现场氛围,并明确活动流程与“信任协作”的核心规则

现场的游戏互动环节,通过三个针对性游戏层层深化团队意识:“便利贴‘保卫战’”中,各小组在指定区域内通过撕贴便利贴开展趣味对抗,在互助中强化相互支持意识;“同舟共济”游戏里,面对“报纸方舟”持续缩小的挑战,成员们群策群力、紧密协作突破困境,激发团队智慧;“神笔马良”环节要求不借助手部力量,仅通过操控绳子合力书写 “团结合作”四字,有效锻炼统筹协调与高效沟通能力


本次团体辅导以游戏为载体,既帮助心理委员强化了集体观念、深化了归属感与荣誉感,也让大家掌握了实用的协作方法。同时倡导心理委员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后续工作中,以坦诚包容态度接纳同伴,凝聚工作合力,提升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

培训成效:分类施策,共筑心理健康防护网

一直以来,教育学院始终侧重通过分层分类、精准施策的活动形式,扎实推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工作。此次寝室长、心理委员分类专项培训,虽聚焦群体不同、内容侧重各异,但均紧扣学院心理健康育人核心目标:寝室长培训强化了 “个体关注 + 信息反馈”的基层防护能力,心理委员团体辅导提升了“团队协作 + 专业服务”的骨干效能。两类培训形成互补,既明确了不同角色的工作边界与职责,也为构建高效、紧密的学院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与培训的寝室长与心理委员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所学深度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寝室长主动当好舍友心理健康的“守门人”,心理委员积极做好团队协作的“排头兵”,共同响应学院分层分类促健康的工作部署,为营造安全、温馨、健康的校园成长环境,推动学院心理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撰稿人:刘一叶、李雨欣、王译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