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教育学院心理学系郑敏晓团队在国际期刊发表系列研究成果

时间:2025-09-08浏览:23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有超过2.8亿人受抑郁障碍的困扰,可能会导致自杀等严重后果。因此,深入研究抑郁的成因和脑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院郑敏晓团队通过一系列近红外实验,揭示了不同抑郁亚型的神经机制,这些成果为未来抑郁症的干预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并有望帮助更多受困扰的人走出阴霾。

 20252,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JCRQ1IF=4.9中科院2区)发表题为Distinct prefrontal cortex alterations in confirmed and suspected depression individuals with different perceived stress during an emotion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ask: One fNIRS investigation》的论文该研究探索了压力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不同脑区的激活,发现失控型压力和紧张性压力抑郁个体的前额叶损伤部位不同,这一发现打破以往对抑郁症较为笼统的认知,将不同类型压力与抑郁亚型进行了细致关联,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和理论基础,有望推动整个抑郁症神经机制研究的深入发展。

 202310,团队在国际期刊《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JCRQ1IF=6.533,中科院2区)发表题为《Dorsolateral prefrontal activation in depressed young adults with and without suicidal ideation during an emotion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ask: A fNIRS study》的论文,江汉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该研究利用fNIRS深入解析了有无自杀意念的抑郁症患者的不同神经机制,发现右侧背外侧前额叶功能异常与自杀意念形成存在关联,而无自杀意念的抑郁个体在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可能存在资源代偿机制。该成果不仅完善了抑郁症神经生物学理论模型,更为研发精准化心理及药物干预方案奠定了基础。研究同时验证了fNIRS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技术优势,为后续大样本临床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

202412,团队在国际期刊NeuroreportJCRQ4中科院4区,IF=1.7发表题为《Different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activation during an emotion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task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depressed individuals: a fNIRS study》的论文,并成为当期的封面文章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对抑郁症性别差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封面文章的遴选充分体现了学术界对该团队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和实践价值的认可,期待该团队在后续研究工作中取得更多突破性成果,为推动心理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撰稿:郑敏晓   编辑:黄健  审核:田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