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下旬,我院田澜教授科研团队深入英山县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开展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测评与科学教育有效性提升研讨活动,受到英山县教育科学研究院及有关中小学的广泛好评。
据悉,2024年1月,英山县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2024年3月,江汉大学与英山县教育局签订“县域推进科学教育实验区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项目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我院专家团队全程参与指导该县总体实验区方案的制定、定期巡回指导有关学校的科学教育实验与实践活动,跟踪测评该县儿童青少年的科学素养。
4月21-22日,在英山县教科院的协调下,我院研究生贾庆元、冯国涵、唐婷、齐媛、王锦玲和宋晓东等人,深入英山县一中、长冲高中、实验中学、思源学校、长冲中学、金铺中学、实验小学、毕昇小学、城西小学、白石坳小学、白石坳启航校区等11个校区,抽样3891名学生,施测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品质等多个维度组卷,系统评估受测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测评过程中,江汉大学团队有序组织,科学严谨,客观有效。
4月23日上午,在英山县实验小学,田澜教授详细了解该校科技课程实施、活动开展与学生参与情况,对其在资源整合与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的进展给予积极评价,对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提出优化建议。江汉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李幸博士以“AI如何赋能小学科学教育”为主题,抽丝剥茧,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教学各环节中所发挥的神奇赋能功效,并精心遴选了一系列国内外走在时代前沿的鲜活案例与在场教师们分享交流。
4月23日下午,我院专家团队走进英山县思源实验学校金铺校区,实地考察了该校科技馆、张金麟院士陈列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对该校十年来的科普教育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就该校承担的“基于中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实践研究”湖北省教科规划课题的研究路径、学生参与形式、特色项目推进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田澜教授鼓励该校青年教师立足乡村教育实际,充分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打造跨学科、探究式的科学课教学模式。李幸博士结合“太空种子种植”“水火箭发射”等项目案例,建议学校构建多元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4月25日上午,专家团队到英山县实验中学调研交流。该校向专家们详细汇报了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学生科技活动开展情况,展示了近年来在创新实践与竞赛成果方面取得的成效。田澜教授充分肯定了学校对科学教育的重视与探索,并建议进一步强化课程融合与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李幸副教授为与会教师做了《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学——变革与展望》的精彩报告。
撰稿:王锦玲 李幸
编辑:黄健
审核:田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