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江汉大学教育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通过“国家安全课堂进小学”、“主题教育班会进高校”双线联动,面向小学生与大学生与群体开展系列国家安全教育活动,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人心。
大手拉小手,共筑安全墙
4月11日下午,江汉大学NAME心理学社与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走进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小学三(1)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家安全教育课,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国家安全的种子播撒入孩子们的心田。
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孩子们讲解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和意义,并邀请孩子们分享对国家安全的初印象。“是解放军叔叔保卫祖国”、“是警察叔叔守护社区平安”,孩子们踊跃回应。志愿者进一步结合生活实例,告知孩子们国家安全范畴广泛,涵盖国防、交通、食品、网络等多个领域,像遵守交规、拒绝三无食品、不点陌生链接等日常行为,都与维护国家安全紧密相关,使孩子们真切认识到国家安全就在身边。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理解国家安全重要性,志愿者讲述了抗日小英雄雨来的故事以及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团队为5G安全贡献力量的事例。优秀榜样激励着孩子们,他们纷纷表示要从“上下楼梯注意安全”、“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等身边小事做起,争当守护国家安全的小卫士。志愿者们还设计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涵盖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要点,带领孩子们齐声朗读。随后的《国家安全拍手歌》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在拍手歌唱中轻松掌握安全知识。活动最后,志愿者还指导孩子们绘制手抄报,用五彩画笔描绘出和平家园、边防战士等画面,表达对国家安全的理解与爱国情怀。
此次国家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是江汉大学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生动实践,也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大手拉小手”的互动形式,既强化了青少年的国家安全意识,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爱国与担当的种子,也让大学生们在志愿服务中深化了对国家安全的理解。
4月13日晚,教育学院各班级开展了“国家安全,青年担当”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各班级立足专业特色,创新形式、深化内涵,通过案例研讨、专题讨论、专业融合、理论讲授等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责任担当能力。
教育241班以“校园生活中的国家安全”为主题,通过剖析快递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典型案例,深入探讨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隐蔽性及防范措施,在互动交流中强化学生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数媒241班结合专业特色,组织观看《孤注一掷》并围绕“技术自主创新与数据主权保护”展开研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数字媒体从业者既要精进技术,更要筑牢安全防线”的职业责任。应心241班系统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六个重点领域,以学术数据安全等实例培养学生底线思维;应心242班则发挥专业优势,从群体心理学角度解析网络诈骗行为特征,探讨提升信息甄别能力、防范意识形态渗透的有效路径。
教育学院将继续创新国家安全教育形式,利用实践活动、校地合作等途径,推动大中小学协同育人,构建全覆盖、多维度的安全教育体系,让“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理念深植青少年心中,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国家安全守护者。
(撰稿:教育学院记者团彭婕、刘会芳;审核:李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