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方式,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入手。最近,华中师范大学海沧附属中学(简称“华师海沧附中”)开设创新教育试点班,发掘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自主管理的内驱力。学校的目的很直接: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 (文/记者 李晓辉 图/华师海沧附校)
课堂教育倡导“三自”,班级管理“一三九”
“创新教育试点班是从初一年段随机择取其中一个班级设立的,有效果了,就全面推广。”这次创新举措是华师海沧附中“攒劲再发力”的一次探索。记者了解到,这所学校有八成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家长忙于工作,所以学校希望把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调动起来,成绩自然而然就上去了。去年中考,41名学生进入“一双外”。
创新教育试点班首先进行课堂教育改革,倡导学生自学、自展、自评,改变往常课堂以老师讲为主的模式;其次在班级管理上,采取“一三九”制,也就是一名学生班主任、三套班委、九个学习小组。“三套班委,轮流履行执行、监督职责,一个学期下来,每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增强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提升班级凝聚力。”副校长孙有前说,九个学习小组相当于在一个大班里实施小班化精准教学。
学科带头人任班主任试点班不是只盯学习
创新教育试点班由学科带头人黄芳担任班主任,她是上届初三年的年段长,所带班级英语学科成绩高于校均分6分。学校还为试点班带来教授级专家团队的资源。每个月,西南大学心理学博士、江汉大学教育学院田澜教授以及他的研究生团队都会到学校对试验阶段成果进行“会诊”。早前,田澜教授在华师海沧附中从事课程改革与课题研究指导工作已有两年。
试点班不是只盯着学习。“我们要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焕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校方介绍,试点班学生要学会一门艺术技能和一项体育技能,拓展兴趣特长。
最近,试点班正在打造一个时光博物馆,设计学生自我发展规划表格,让学生填写近期和远期的学习和生活计划。老师和专家团队逐一分析,帮助学生对目标进行总结和修正。
校长叶甲友说,通过这次试验,在充分了解学生已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为每名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教学方案,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转引自 “2021.4.13日 厦门晚报 ”)